商圈的发展,按其阶段性可分为三种:计划性商圈、期待性商圈、营业性商圈。什么是计划性商圈?也称之为政策性商圈,因政府各年度计划和国家建设的推动,或按公司对往后发展方向的计划,先行了解,加上对竞争同 业所进行的调查后,修订发展方向,而决定经营的策略。
如此将可定出比较理想的营运据点,并作为中长期的发展目标。什么是期待性商置?也称为客观性商圈,必须经由专业的市场调查手法,综合调查的结果予以研究,假如与计划性商圈完全吻合,则可以较为 确定而着手开店。否则若与既定目标差异太大,应立即放弃,再另觅新点。日后年度复审时,再密切注意其价值动态。什么是营业性商圈?在实际营运约一年后的时间,随着人口、所得变数的转变,可以了解到产品促销及供应策略与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契合度如 何。至少每6个月做一次检查,重新确定商圈所涵盖的范围,详细记录变化的过程,有助于日后开店时参考。
商圈调查的步骤有哪些?描述、收集、分类、锁定,是商圈调查的四大步骤,凡都市地图、市区一览图、简介、都市计划图、区内人口数、产业和 就业统计、租赁行情、营业类别统计、土地公告现值、车辆通行量调查、市街地的外观现况、各主要建筑物设施的容量、政府 及民间的市调报告等,都是搜寻的重点。什么是商圈的设定方式?在商圈设定上,要分为第1次、第2次、第3次等三种设定商圈的方式。
一般而言,先从离店址最近处假设为顾客所在位置 ,顺序在地图上标出点,然后依点的分部分三次设定商圈的范围。所谓第1商圈,就是指在该商圈内,该店的顾客占有50%的区 域,第2商圈是指包含75%顾客的区域,而第3商圈至少有90%的顾客占有率。其实,都市的大小,或在闹市区,或在一般街道、 郊外住宅区等等,还是略有不同。只是一般状况下,大多以其业种业态的不同来设定商圈。